同星智能获沙利文国际权威市场地位认证,中国市场汽车软件工具链客户覆盖度第一

发布日期:2024-06-19 21:16:35

中国汽车产销总量全球领先,新能源与自动驾驶技术驱动市场增长

我国汽车产销总量连续15年稳居全球第一。2023年产销量突破3000万辆,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2%。其中,新能源汽车和自动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成为推动市场增长的关键因素。

中国新能源车市场高速发展,连续九年销量位居全球第一。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作用下,2023年,新能源车快速增长,新能源车销量达到949.5万辆,同比增长38.2%,市场渗透率达到31.6%,高于上年同期6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占乘用车销量的34.7%。新能源车产业承担着改善交通、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的重要责任,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发展新能源车产业对于改善空气质量及应对气候变化有重要意义,亦是能源转型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中国明确提出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目标,汽车产业作为落实双碳目标的重要主体,双碳目标的推出能够加速传统汽车转型升级;同时伴随着碳排放要求日趋严格,新能源车渗透率持续提升,双碳目标也为新能源车的发展提供内需支撑。预计未来5年,我国新能源车市场仍将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以及较大的发展空间。

2019-2028E中国新能源车销量及渗透率(万辆,%)

资料来源:中汽协、沙利文咨询

自动驾驶技术是指应用一系列先进的软件和硬件,使车辆可以在少量,甚至没有驾驶员干预的情况下行驶。近些年,我国的自动驾驶技术与市场发展较快,自动驾驶车辆销量渗透率由2019年的23.6%,上升至2023年的65.3%。在消费者接受度不断提高和整体技术价格下降的推动下,自动驾驶汽车销售市场正在迅速增长。中国车企和消费者对自动驾驶汽车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新能源车的高增长率也将进一步推动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预测到2028年,中国自动驾驶汽车销量预计将达到2465.6万辆,渗透率为72.2%。

2019-2028E中国自动驾驶汽车销量及渗透率(万辆,%)

资料来源:沙利文咨询

汽车产业转型升级驱动汽车软件工具链市场蓬勃发展

汽车软件工具链是汽车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关键工具和技术的集合,支持从需求分析到最终验证的全面开发周期,包括MIL、SIL、HIL和VIL等测试工具。通过这些工具,可以逐步验证软件系统的功能、性能和与硬件的交互,以确保汽车软件系统的质量、安全性和可靠性。

汽车软件工具链主要测试工具及功能

测试工具 主要功能
MIL 测试(Model-in-the-Loop 测试) 在模拟环境中测试软件模型,验证软件功能和性能,以在硬件可用之前进行早期验证。
SIL 测试(Software-in-the-Loop 测试) 将软件集成到模拟的硬件环境中进行测试,评估软件与硬件的交互。
HIL 测试(Hardware-in-the-Loop 测试) 将软件集成到真实的硬件环境中进行测试,使用实际的车辆ECU等硬件进行验证。
VIL 测试(Vehicle-in-the-Loop 测试) 在测试环境中集成整个车辆系统进行测试,验证系统在真实场景下的性能和功能。

资料来源:沙利文咨询

如今,“软件定义汽车”已深入汽车产业,贯穿开发、验证、生产、制造等全流程中。在汽车“新四化”浪潮的变革趋势下,传统汽车逐渐转变为可升级、可迭代的智能电子终端。随着新能源车和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当前车辆的电气化部件数量和功能丰富性都远超传统汽车,汽车软件的数量和复杂性不断上升。受汽车行业“新四化”的发展趋势影响,我国汽车软件工具链行业市场规模在2019-2023年快速增长。

未来,在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大趋势下,软件将进一步深度参与到汽车开发、验证等过程中,并不断迭代和优化。软件能力将逐步成为汽车行业竞争的核心要素,包括车企及汽车解决方案服务商在内的多个产业链环节企业都将积极实现软件算法的差异化、增加软件研发项目数量、缩短软件开发周期、增加软件迭代频率。在此背景下,相关软件工具链的价值将进一步凸显,使得汽车软件工具链市场在未来几年将继续保持蓬勃的发展态势。

市场驱动因素

技术层面:新能源车和智能化发展急需汽车软件工具链技术跃升

新能源汽车和智能驾驶技术已成为汽车产业最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促使汽车的电子控制器(ECU)发生了重大转变,除了常见的集成了ABS(防抱死制动系统)、TCS(牵引力控制系统)、ESC(车身稳定控制系统)等功能的ESP(电子稳定程序)外,出现了新能源车特有的VCU(整车控制器),负责协调发动机、电机、变速箱、电池等部件的工作,实现电池管理、高压管理、模式切换等功能,保证新能源车的安全性。这些改变极大地提升了汽车ECU的复杂程度,亟需汽车软件工具链技术跃升。

而在智能驾驶方面,汽车软件工具链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测试软件是提升产品开发效率、降低成本、满足法规要求的必要手段。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汽车集成了大量网联设备、传感器和控制器,急需提升测试软件的技术水平,加强数据分析和高级仿真能力,用以提升模拟测试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有效发现和解决系统潜在缺陷。因此,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增长,汽车软件工具链作为支撑其安全、高效发展的基石,需要持续地进行技术创新,确保智能驾驶系统能够安全、可靠地走向产业化和商业化。

市场层面:国产车研发需求增加促使汽车软件工具链市场规模提升

随着中国加速汽车国产化进程,大量自主研发车型的涌现,在研发项目数量激增、开发周期缩短、产品迭代加速的产业背景下,对汽车软件工具链的需求显著增加。汽车软件工具链市场正在经历市场结构变化,从国外品牌主导逐渐转向国内外产品并行的局面。随着国内企业对提升开发效率的迫切需求和成本控制,国产软件工具链产品将成为推动中国汽车工业创新和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因素。

政策层面:提升汽车软件工具链技术水平和自主化

当前,中国的汽车产业正在经历由规模增长向强调质量与技术创新的转型,并不断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在此过程中形成了新的产业布局。在“新四化”等关键技术领域,中国汽车行业已实现显著突破。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政府推出了一批支持措施,有效地促进了我国汽车软件工具链领域的创新和发展,为汽车产业技术生态带来了新的活力。这些政策全面覆盖了汽车软件工具链产业,从顶层规划、标准制定,到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的各个层面,构建了与汽车软件工具链产业快速发展相匹配的政策环境,为产业的创新与繁荣指明了前进方向。

行业发展趋势

本土企业崛起和市场份额增加

中国本土企业,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迅速崛起并逐步占据市场份额。未来本土企业将在市场中占据更加重要的位置。预计未来几年,国内企业将继续加大技术研发和市场推广力度,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成为市场的主要力量。

技术升级和创新推动市场发展

随着新能源汽车和智能驾驶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汽车软件工具链市场将迎来技术升级和创新的驱动。企业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出更加智能化、先进的测试工具,以满足市场对高性能测试工具的需求。技术创新将成为推动市场发展的主要力量。通过不断的技术突破,企业能够提供更加高效、智能的解决方案,满足市场对高质量测试工具的需求,从而推动市场的持续发展。

图片来源:摄图网

中国汽车软件工具链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和深刻变革的关键时期,外资和本土企业在这一领域展开了激烈竞争。外资企业如美国国家仪器有限公司(NI)、维克多汽车技术(Vector)、德斯拜思机电控制技术(dSPACE)等,凭借其在汽车软件工具链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和全球市场的广泛布局,占据了重要的市场份额。然而,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和智能驾驶技术的崛起,国内企业如上海同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迅速崛起,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逐步缩小与外资企业的差距。

同星智能成立于2017年,专注于研发国产自主可控的汽车电子基础工具链产品。同星智能的核心软件TSMaster及配套硬件设备,具备嵌入式代码生成、汽车总线分析、仿真、测试及诊断、标定等核心功能,覆盖了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研发、测试、生产、试验、售后全流程。产品和服务已广泛应用于全球企业用户,涉及汽车整车厂、零部件供应商、芯片制造商、设备及服务提供商和航空航天等领域。

同星智能的汽车软件工具链产品TSMaster在市场中表现突出,经对2023年中国汽车软件工具链市场的研究确认,国际权威的市场研究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简称“沙利文”)授予同星智能“中国市场汽车软件工具链客户覆盖度第一”的市场地位确认证书。

沙利文大中华区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杨晓骋为同星智能颁发市场地位确认证书

关于 宏观经济网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